栏目: 作者:章 云(资格证书号:A0170615080001) 时间:2025-03-18 查看:次
风险提示:本文所有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买卖建议,据此入市风险自负。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北京指南针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市场信息】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升,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较快】1-2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2619亿元,同比增长4.1%,比上年全年加快0.9个百分点;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4%。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5.6%,制造业投资增长9.0%,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9.8%。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1074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1%,降幅比上年全年收窄7.8个百分点;新建商品房销售额10259亿元,下降2.6%,降幅收窄14.5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2.2%,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1.4%,第三产业投资增长0.7%。民间投资同比持平;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民间投资增长6.0%。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9.7%,其中信息服务业、电子商务服务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66.4%、31.9%、31.6%、27.1%。从环比看,2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月增长0.49%。来源:财联社
【统计局:1-2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比上年全年加快0.1个百分点。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3%,制造业增长6.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1%。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6%,比上年全年加快2.9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1%,加快0.2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7%;股份制企业增长6.6%,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3.2%;私营企业增长6.7%。分产品看,新能源汽车、3D打印设备、工业机器人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47.7%、30.2%、27.0%。从环比看,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增长0.51%。2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0.2%,比上月上升1.1个百分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4.5%。来源:财联社
【市场销售增长加快,以旧换新相关商品销售较好】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3731亿元,同比增长4.0%,比上年全年加快0.5个百分点。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72462亿元,增长3.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1269亿元,增长4.6%。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额73939亿元,增长3.9%;餐饮收入9792亿元,增长4.3%。基本生活类和部分升级类商品销售增势较好,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1.5%、25.0%。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继续显效,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家具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26.2%、21.8%、11.7%、10.9%。全国网上零售额22763亿元,同比增长7.3%。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8633亿元,增长5.0%,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2.3%。从环比看,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月增长0.35%。1-2月份,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4.9%。来源:财联社
【国家统计局:1-2月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主要指标增速稳中有升】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总的来看,1-2月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主要指标增速稳中有升,新动能培育壮大,发展质量稳步提高。这是在外部不利影响加深,上年同期基数较高的条件下实现的,应该说非常不容易,显示出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但也要看到,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国内需求偏弱,部分企业生产经营还面临不少困难。下阶段,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两会”精神,实施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强化创新驱动,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有效保障和改善民生。来源:财联社
【中信建投:重视一季报景气方向,中期“AI+”仍是核心主线】中信建投指出,上周沪指站上3400点,总市值创新高,且A股在美股大跌期间走出独立行情,体现出市场的信心重估。短期需要注意本轮春季行情时间及空间已经达到历史平均水平,结构上科技成长向顺周期高低切参照历史或仍有小幅演绎空间,但当前内需复苏仍以结构性为主,短期可继续适当再平衡,重视一季报景气方向,中期“AI+”仍是核心主线。关注行业:有色、建材、地产、电子、通信、传媒、计算机、机械设备等。关注主题:深海科技等。来源:财联社
【华泰证券:促消费专项方案落地,看好消费重估机会】华泰证券指出,3月1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方案从城乡居民增收、消费能力保障、服务消费提质惠民、大宗消费更新升级、消费品质提升等八大方面布局,其中一老一小/文体旅游等服务消费、家电/家装以旧换新等大宗消费、IP+/AI+等新消费获重点提及,有望带动消费从“修复性增长”向“内生性扩容”转型。看好2025年大消费板块配置机遇,情绪消费、国货崛起、AI+消费、银发经济等有望成为结构性投资主线,继续看好消费基本面逐步向好,以及消费龙头的估值重塑行情。来源:财联社
【市场分析】点击下方“余下全文”查看行情分析
昨日沪深主要股指呈现高开震荡、窄幅整理的走势,成交量总体萎缩。活跃市值冲高回落、小幅下跌,资金总体进场积极性不高。
消息面,1-2月份经济数据公布,经济总体上运行平稳,表现出一定的韧性。但是,需求仍有不足,地产行业复苏仍有压力。两会结束后,后续政策有望逐步落地,对于经济的稳定增长有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不过,后续具体政策的落地和效果仍是关键,也是市场做多积极性能否提升,以及股指能否向上突破的关键。从上证指数来看:受中办、国办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消息的影响,昨日市场一度明显高开冲高,最终冲高回落,窄幅整理走势为主。多空资金继续净流入55.86亿元,成交量总体萎缩,资金整体做多积极性不强。主要原因有两点:第一点,股指突破3400点之后,面临前期高点压力,虽然相关技术经过一个季度的消化之后整体压力不大,但心理层面犹存;第二点,《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出台,这是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举措,也是股市中期向上逻辑的强化。同时,短期能否提振资金的进场积极性,还需要后续具体政策的落地和政策效果的显现。所以,关键技术位置资金维持稳健操作策略依然是情理之中。目前股指已经站在3400点上方,对前期平台形成技术突破,中短期成本均线呈现多头排列,技术走势强势。板块结构上,地产产业链和机器人相关板块再度活跃,券商、钢铁、军工、人工智能相关板块疲弱,热点相对凌乱,没有形成有号召力的主线板块提振市场人气。叠加成交量总体萎缩的状态,K线下方在3421.23-342.46点一带留有跳空缺口,短期指数有回补整固的需求。当前管理层对资本市场稳定定调和政策支持下,市场走势以稳定为主,难有大的震荡空间。在“西降东升”、“大国崛起”等叙事逻辑下,股指中期有望维持震荡慢牛向上的走势。从0Z指数走势来看:该指数小幅上涨临近前期高点,沪深两市上涨个股家数明显多于下跌个股家数,成交量有所萎缩,多空资金净流入量为140.54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量明显降低,说明在前高位置资金有一定的分歧。短期结构牛(大盘)指标显示:熊股数量处于低位,马股数量处于高位达到70%左右,牛股数量中低位徘徊。历史数据来看,震荡行情中马股处于70%比例位置个股有震荡分化加大的趋势。当前操作上,中期仓位继续持仓为主,短线仓位不宜激进追涨,可在震荡中低吸为主。
从昨日多空资金流向来看:70个板块46个板块资金净流入,24个板块资金净流出,整体板块主力资金进场积极性有所下降。其中汽车零部件、家用电器、通用机械、专用设备、光学光电子、公共事业、计算机设备、银行等板块资金流入居前;证券保险、计算机应用、传媒服务、网络与通信、医疗器械与服务、航空军工、百货零售、食品加工等板块资金流出居前。资金流出居前的板块主要集中在近期活跃的券商、军工、部分消费板块,以及中期涨幅较大的人工智能、传媒等科技类板块上;资金流出居前的板块主要集中在机器人相关板块、节能环保,以及受益于消费政策的家电等板块上。总体上看,消费政策出台方向相关板块热度总体不高,没有形成人工智能、机器人板块向消费、周期股的全面切换,仅仅是局部和机构性的轮动。连续调整的机器人等高端制造等板块再度活跃。一方面可以看出市场热点较为散乱,另一方面仍以存量博弈、高低切换为主。大盘关键技术位置震荡整固需求下,市场机会仍以消费、科技制造、周期类品种的局部轮动为主。同时,年报业绩公布期,制约近期资金的活跃度,高估值品种和经济复苏逻辑板块在具体消费政策没有落地之前整体弹性相对较小。隔夜在美上市的中概股强势上涨,对于连续调整的科技成长类板块有一定的提振。当前选股上,应采取稳健策略,不宜追涨连续大涨的强势股,做好科技成长、消费类品种的分仓配置,并且需要重视政策和业绩维度,中线可积极优选年报业绩预增、高成长的科技制造方向,尤其相关个股震荡期间主力控盘度增加,以及有牛机构、牛散增仓的个股要重点配置。短线可关注低位主力资金进场积极、有政策加持的品种。如图1:
本文反映当前观点,该观点可能随着时间推移而改变。相关资讯来源于公开信息,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祝投资顺利! 如果您看懂了,一定要点“完全看懂了”按钮。最后不要忘了点“顶”哦!